到目前为止,在一般俗众眼里,新的中央电视台大厦仍然属于“难以看惯”的怪物,据说它的两部分主体空中歪架接龙前,有市民认真地向有关部门投诉:“施工部门竟然把楼造歪了,你们还不快管!”它现在被俗众揶揄为“大裤衩”,这当然不是一个“鸟巢”般的昵称。其实俗众的“口碑”在渐渐看惯的过程里,是会不断变化的,比如“水蒸蛋”就是从很难听的几种绰号里修正成的,体现出俗众终于将它纳入自己日常生活的一种亲切。不知央视新楼到头来是否会被大家看惯而生发出一个非鄙夷性甚至是宠爱性的代称来?
§寻求折中最佳值
王军的《城记》(三联书店2003年10月第一版)好评如潮,我不拟过多重复那些我很同意,并且相信还会有人一唱三叹地加以发挥的那些感慨。这本书的写法做到了尽可能地客观、真实、详备,资料丰富,引证有据,兼有史的恢弘、传的细腻、专业的准确、文学的情致,虽然语言平实和婉,但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如果当年采纳了梁思成、陈占祥的那个方案,现在的北京老城区该有多么美好啊!这是许多读者读了《城记》后的共同想法。从“如果”出发的想法可以畅情任性地张扬飞腾,我从网上看到一些这样的想法:立刻拆掉从王府井南口到东单的那超限高两倍,而且大悖北京旧城风貌的东方广场建筑群!立刻在整个旧城区,停止名曰改造实为造孽的,拆除胡同四合院“危房”去修建“经济适用楼”的行为!这些想法都饱含激情,由正义感、合理性所支撑,我乍看到时也热血沸腾,如果——又是如果——真能实行那该多让人痛快啊!可是,一座城市的规划,或者说总体设计,一旦拍板并进入到实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然呈现出一定的规模性状态,那么,从总体上反对的一方,就很难加以阻止,趋势已定,狂澜非一般人所能力挽。冷静下来以后,我这样想:从言论角度,“如果”引领的观点、态度、感慨即使“说了白说”,也还可以说,“立刻拆除东方广场”的声音一定要允许其存在,而且,这声音如果长期保持着呐喊的威力,那么,现在的东方广场虽然在几十年里都拆不掉,却有可能遏止类似的东西近年再在北京市中心冒出来。我在自己今后涉及北京建设规划等一类文章里,也还会以“如果”为前提,发出一个市民的肺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