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一头象,近看一堵墙,用力撞一撞,胯下油汪洋——说的就是老式榨坊。这家榨坊以前是建兴公社十大队的,包产到户后,就由本村村民雍兴富承包了。雍兴富又矮又胖,四十多岁,人称雍冬瓜,后来大家干脆就喊他冬瓜。在榨坊里,冬瓜仅穿一条短裤,浑身汗涔涔油亮亮,似乎刚从油桶里滚过。他不停地走来窜去,呼喊指挥着榨坊里的众多人手。
众人将油菜籽先在大锅里炒热,待菜籽冷却后,再在石磨上将其磨成黄黄的细粉,然后在一口正升腾着热气的大铁锅上,架上竹甑子,甑子上铺一面纱布,用撮瓢撮起菜籽粉,平平地铺在纱布上,盖上用笋壳编的大锅盖猛火煮蒸。
从锅盖上冒出的白色蒸汽,由绵软轻飘变得直喷有力时,冬瓜揭开锅盖,用一只小型竹耙在菜籽粉上轻耙几下,发现还未完全蒸熟,于是再次盖上锅盖,对灶前烧锅的人大吼一声:“火烧大点。”
锅中喷出的热气越来越香了,冬瓜与另外两人,同时从甑子上抓住纱布四周,将蒸熟的菜籽粉提起,倒进旁边地上早已重叠放好的四个铁箍中。铁箍是用成人食指粗的矩形铁条焊接而成,直径约一尺五。铁箍上事先已密密地铺了一层干稻草,菜籽粉倒进铁箍后,众人便动作娴熟地撩起伸在铁箍外围的稻草,抿压在菜籽粉上,并将其严严实实地包住,形成一个大大的粉饼。冬瓜在包好的粉饼上铺一方麻布,然后立在上面,将粉饼踩实,再将踩实后的粉饼一个一个地架进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