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中,卫求始终说自己是个孤儿,从小流浪,没有亲人。但调查显示,这个人 1999 年以来多次盗窃被判刑 2 次、劳教 4 次,2012 年 4 月才刚出狱。 而且警察还发现,这个“湖南人”不喜欢吃米饭,一个南方人如此抗拒米饭,这反常的行为引发了警方的深入调查 ... 卫求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警方是如何发现的?多年之前他又做了什么呢? 2012 年夏天的上海,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潮气。看守所的饭点总是最热闹的时候,几十号人排着队,端着统一发放的不锈钢饭盆,等待打饭。 “又不吃米饭?”民警看着眼前这个自称湖南人的中年男子,有些疑惑。 这个叫卫求的男子,是因为在上海火车站参与盗窃被抓进来。他说自己是湖南岳阳人,可一个南方人,偏偏对米饭如此抗拒,这让经验丰富的民警心里打起了问号。 更让人觉得蹊跷的是,这个“湖南人”说起话来,一点湘味都没有。他的一举一动,都透着北方人的习性。 要知道,南北方的饮食习惯,就像是刻在骨子里的烙印,很难改变。这样的反常,在司法机关工作多年的民警看来,绝不是简单的个人喜好。 在被捕之前,卫求和他的三个同伙已经在上海火车站“活动”很久了。他们专挑那些疲惫的旅客下手,尤其是夜里在候车室打盹的人。 2012 年 7 月 3 日凌晨 4 点,南广场长椅上,刘先生抱着装有 6 万元现金的皮包睡着了。他刚从外地谈完一笔生意,连夜赶路的疲惫让他放松了警惕。 监控录像记录下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四个中年男子在刘先生周围徘徊,眼神交流后,其中一人悄无声息地靠近,动作娴熟地将皮包抽走,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 这起盗窃案本身并不复杂,警方很快锁定了这个惯犯团伙。其中三人都是老面孔,唯独这个自称卫求的男子,与其他三名同伙不同,卫求的态度异常配合,交代得格外痛快。他那种急于摆脱审讯的焦虑感,让经验丰富的警察觉得不太对劲。 警方立即对卫求的身份展开调查,他自称是湖南岳阳人,可当地公安部门却查无此人。 通过对其住处的搜查,警方发现了一张银行卡,户主是一个叫牛彭勇的陕西青年。顺着这条线索追查,警方惊讶地发现,牛彭勇的父亲牛抗斌,竟是一个背负两桩命案、潜逃多年的要犯。 1995 年的陕西韩城,一场因土地纠纷引发的悲剧,彻底改变了牛抗斌的人生。那天,他的父亲和邻居冯家因为地界问题发生争执,被打得动弹不得。年轻气盛的牛抗斌得知后,提着锄头就去找人理论。一时冲动之下,他失手将冯家长子打死。 从那一刻起,牛抗斌的生活轨迹就偏离了正常轨道。他没有选择投案自首,而是仓皇逃离家乡。在逃亡的日子里,他不断更换身份,辗转各地。没有正当工作,没有固定住所,内心的良知在颠沛流离中一点点消磨。 1998 年的郑州,一个雨夜。牛抗斌已经在逃亡中度过了三年。这三年里,他靠着偷盗为生,那天晚上,他盯上了一对从铁路公司下班的年轻夫妻。 这对夫妻租住在城中村的一间平房里。他们省吃俭用,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在城里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这个梦想,却在那个雨夜戛然而止。牛抗斌带着几个亡命之徒闯入他们的房间,不仅抢走了他们仅有的积蓄,还残忍地结束了这对年轻人的生命。 案发后,其他几名同伙很快落网。唯独牛抗斌,凭借着假身份再次逃脱。 十多年间,他辗转各地,给自己编造了一个湖南人的身份,改名叫卫求。但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却始终改不掉,这个微小的习惯,最终成为戳破他伪装的突破口。 当警察把他的真实身份和那些年的案件摆在他面前时,牛抗斌终于崩溃了,这两起案件也终于有了结果。 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等多项罪名,判处牛抗斌死刑。 案发地点早已物是人非。上海火车站依然人来人往,郑州的那个城中村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韩城的那块起纷争的土地,如今也长满了杂草。只是那些被伤害的人和家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法律的天平虽然有时走得慢,但终究会走向公平。 法网恢恢,自有天理循环,即便是一粒米饭,也能牵出一段尘封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