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翠饼、玄笏:形容潘谷所制之墨的形色。笏(hù户):古朝会时所执的手板。这里指形似笏的墨条。
[5]龟(jūn君):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皴裂如龟纹。
[6]张李:当时善制墨而知名的张遇、李庭珪。
[点评]
多种苏诗注本均编此诗于元丰七年(1084)秋润州作。苏轼善于在诗中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人品高洁的江湖奇人异士,在苏诗中无不神情妙肖,栩栩如生。在这首诗中,他展现了卖墨者潘谷制墨的精妙技艺和豪爽不羁的性格,对他不幸发狂赴井而死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与哀悼。诗中写潘谷,却用晋代诗人潘岳来反衬。写潘岳,欲抑先扬,似扬实抑;写潘谷,欲扬先抑,似抑实扬:外貌如明珠白璧光彩照人的潘岳,其胸中充塞泥尘,对权贵望尘而拜,人品低劣;而潘谷,尽管身穿破褐,两手皴裂,却能制造出如翠饼、玄笏的精墨,心地光明磊落,似“冰壶贮秋月”。两相对照,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诗的结尾,将潘谷因酒醉赴于井中趺坐而死,想象为“入海寻李白”,称之为“墨仙”,与“诗仙”李白相媲美,并以“空看”句抒发怀念、惋惜的情意。这浪漫神奇的一笔,更使潘谷的形象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