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在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负责大衣箱和二衣箱。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那些华丽的外装,武将穿的靠,达官贵胄穿的蟒袍,士大夫们穿的官衣,文人、小姐、夫人穿的褶子、帔等便装、常服,都属于大衣箱和二衣箱的范畴。学校里有另一位老师负责三衣箱,管的是演员里面穿的水衣、靴鞋、腰带之类的,内衣和配件。
京剧这行有句大家挂在嘴边的话叫作“宁穿破,勿穿错”,说的就是衣箱职责的重要性。传统上,京剧的舞台布景和道具极其简化,一桌一椅就能唱一台戏。大家都知道,京剧演员在舞台上只要手持马鞭就代表骑马了。白马鞭代表白龙马,红马鞭代表红鬃马,黑马鞭代表乌骓马,马鞭上缀三缕丝缨是“文”用,五缕丝缨则是“武”用。这些讲究里面都藏着角色和故事信息,是舞台形象塑造的一部分。要么说欣赏京剧是有门槛的?没些基础知识傍身,看到的意思就不如懂行的人看到的丰满。服装的讲究就更多了,哪出戏、哪个角色、哪个流派穿什么衣服,都存在大衣箱脑子里。当年清宫管理戏曲事务的升平署专门绘有戏曲人物画,上面注着“穿戴脸儿俱照此样”,为每个人物的扮相设立标准。这类戏曲人物画大约有几百幅,然而京剧角色可远远不止这些。龚和徳先生统计过,嘉庆时期记载的连台大戏《昭代箫韶》,里面就有四百多种装束式样。所以,想要做好大衣箱,首先得成为一个京剧造型图库,这基本功就不是一年半载能够掌握的。